影片名称:英雄本色

导演:吴宇森
主演:狄龙、张国荣、周润发、李子雄、朱宝意、成奎安
上映时间:1986-8-2
时长:95 分钟
语言:汉语普通话
  1. 首页
  2. 问题详情

英雄本色在黑帮片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英雄本色在黑帮片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1986年8月2日,是香港电影史上无可替代的一天。在炎炎夏日中,由失意导演吴宇森指导,过气明星狄龙、“票房毒药”周润发及偶像明星张国荣出演的黑帮暴力片《英雄本色》创下香港电影的里程碑。香港各区影院不仅人满为患,购票如长龙,更刷新了香港电影3465万港元的票房纪录,并一举拿下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和23届台湾金马奖。之后《英雄本色》也以录影带的形式,风靡大陆,趋之若鹜、一“带”难求。

不仅如此,在中国当代电影史上,《英雄本色》奠定了吴宇森“暴力美学”的电影特色,也成就了周润发和张国荣两位未来的国际影帝。其后,以《英雄本色》为典型的香港黑帮暴力片、现代英雄片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一大题材,足以与同时期以《教父》为代表的美国黑帮片媲美。由周润发主演的豪气万丈的义士“小马哥”形象,深深印刻在几代华人观众的心中。而本文论述的,是蕴藏在《英雄本色》一片中的儒家伦理和忠义精神。

影片讲述国际假钞犯罪团伙头目宋子豪(狄龙扮演)及其助手小马(周润发扮)情同兄弟。在一次交易中,宋子豪被属下谭成(李子雄扮)出卖被捕。为防宋子豪供出同伙,谭成派杀手至宋子豪家中,绑架其父为人质。杀手被闻讯而来的宋子豪之弟——实习警官宋子杰(张国荣扮)及女友杀死,但宋父却在搏斗中死去。事后,小马为替宋子豪报仇孤身一人前往台湾枪杀了匪帮头目,落得残疾。三年后,宋子豪出狱,却发现弟弟宋子杰因自己的黑社会身份碍其升职,更对哥哥间接害死老父而恨之入骨,形同仇敌。宋子豪立志重新做人,走向新生,他拒绝了苦等他出狱的小马要他重返黑道的要求,并希望得到弟弟的谅解。

然而出卖宋子豪的谭成已成犯罪集团老大,他想让子豪重回黑道,遭到宋的拒绝。恼羞成怒的谭成决定设计陷害宋子杰,并派殴打手(成奎安扮)殴打宋子豪。忍无可忍的宋子豪决定,再次联手小马,一举摧毁谭成犯罪团伙,事成后离开香港前往海外。

在约定谈判的码头,宋子豪与小马及闻讯而来的宋子杰,与谭成团伙展开激烈枪战。在枪战中,小马为掩护宋家兄弟,被谭成乱枪打死。最后,宋子豪乱枪击毙了谭成,并让弟弟将自己铐上手铐,向警方自首,兄弟两人重归于好。

整部影片,围绕黑帮内讧、警匪追捕、正邪博弈为故事框架,展现了如香港影评人石琪所说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与报仇雪恨之情”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让人享受了一部用充满阳刚气的男人故事和暴力枪战勾勒出的现代版侠义英雄传奇。在画面的处理上,也体现出吴宇森枪战暴力片的电影美学。如小马在夜总会内暗杀对手的十分钟枪战的长镜头,一气呵成,堪称枪战动作片的经典。但是,《英雄本色》故事的背后,真正能吸引华人观众认同或许是更为深层的文化原因。

一位美国电影理论家在谈到黑帮片《教父》的创作过程中曾指出,《教父》之所以能从一部纽约意大利黑帮题材畅销小说升华为电影史诗,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创作电影《教父》的过程中,编导将原著中关于美国意大利移民的奋斗史,美国移民社会的各种矛盾现状用黑帮片的形式体现出来。特别是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教父》电影中的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移民故事唤醒了当代美国人心中的移民情怀, 让他们了解和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祖先。同样,在《英雄本色》故事的背后,真正抓取人心的,是潜藏在每个华人心中的以儒家伦理为主的道德传统。不管你承不承认。

首先,影片开始,其故事冲突就被放置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而道德极度崩塌的香港社会。宋子豪和小马衣冠楚楚而以印制伪钞牟利,腰缠万贯(比如小马用百元美钞点烟),是两个以挑战社会规范底线而成功的人。显示出在个人主义至上,为牟利不择手段的现代商业社会,旧有的儒家伦理体系“大道不存,礼崩乐坏”的现状。

而继承宋子豪生意衣钵的谭成,为利益不息背叛、出卖、欺骗,毁约、残害同门、栽赃恩主,将践踏道德的行为发展到极致。而在遭受人生的巨大挫折后,被捕入狱的宋子豪和枪战至残的小马,先后为自己之前的罪恶付出了代价。当二人在面对谭成的威逼与栽赃陷害、改恶从善的艰难、兄弟反目的矛盾时,心中的正义促使他们成了捍卫伦理道德的孤胆英雄。

如《论语?卫灵公》中所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貂之邦行矣”。在悔过罪恶后,重新向善,除暴安良,不仅是常人,即使是黑社会也会成为向善取义的义人。在影片中,很容易看见儒家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等因素以及“孝弟忠信之教”。

如影片中,小马为宋子豪报仇而不惜至残的“忠义”精神;小马忍辱负重等候宋子豪“出狱后再大干一场”的承诺,以及在码头枪战中,本已脱身的小马返回码头要与宋子豪“一起走”的誓言,显示的是“言而有信”的约定;宋氏兄弟起初彼此关心与嬉闹的镜头显示了“兄友弟恭”的家庭和谐;而宋子杰与女友无微不至照顾宋父的情节显示了“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以收容出狱人员自食其力,远离罪恶,并愿意牺牲个人安危来换取众人一心向善“走正道,勿再走邪路”的出租车公司老板(曾江扮演)显示了人性的“仁”。

影片主创人员未必知晓的是,在真正的中国旧帮会的“地下世界”中,也确实是有着一套完整的以“忠义”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来约束帮会的伦理体系。

如洪门的入门仪式中,帮会成员需边饮血酒边高唱:“此夕会盟天下合,四海招徕尽姓洪;金针取血同立誓,兄弟齐心要和同。你我盟誓同结拜,忠心义气各自有。”清楚的道出了帮会成员需遵守的准则。而在洪门的帮规中,更细化了这些准则细则,如“洪门十要”

“一要孝梯和忠信,二要久远讲交情,三要礼义为根本,四要廉耻切实行,五要谦和与诚信,六要仁爱并和平,七要处世多端正,八要品节允详明,九要视财如土粪,十要做事秉良心。但将十要牢记定,顶天立地做完人。”青帮帮规的“十要”则相对简单——“孝顺父母;热心做事;尊敬长上;兄宽弟忍;夫妇和顺;和睦乡里;交友有信;正心修身;时行方便;济老怜贫。”

简而言之,这些帮会实际上是通过儒家道德规范中的“仁”“义”“礼”“智”“信”来约束其成员。

违背这些“帮规家法”惩罚也十分严厉,如在香港影片《大上海1937中》再现了旧上海青帮“开香堂”过程中惩戒成员的仪式,“青帮家法十条”包括轻则斥责;较重者,在手臂、胸前上烧字,如“犯规”、“不孝”、“不敬”、“强夺”、“强暴”、“妄为”、“无耻”等字;最严重者,捆在铁钞上烧死。其中,在手臂或胸前烧字较为常见。而洪门的惩罚措施则更为残酷,对于违反帮规者,根据不同之情节,轻则体罚,重则丧命。依据犯规情节轻重,分为“五刑”:极刑,凌迟或刀杀;重刑,挖坑活埋,或沉水溺毙;轻刑,三刀六眼,或四十红棍;降刑,降级或挂铁牌;黝刑,抓去光棍,或降入生堂,永不复用。这些惩罚,在黑帮电影中就以恶贯满盈的叛徒内奸被打死为结果。如《英雄本色》中的谭成,《教父》中的背叛老教父的内奸,先后被枪打死、被绳子勒死等。

其次,在《英雄本色》善恶之争背后,另外有一个核心价值在反复强调,这就是“忠义”。片中花了大量笔墨塑造了由周润发扮演的“忠义武神”小马哥,哪怕恶势力如何嚣张,环境如何恶劣,最终也要舍生取义。这样一个捍卫“忠义”的配角,甚而盖过了狄龙、张国荣等扮演的主角,成为影片中的“无冕之王”。

“义”是儒家的五常之一,更是儒家思想核心所在。而帮会中的“义”主要是指江湖义气和忠义,即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和忠君信义。帮会历史研究学者杨立民指出,洪门就有所谓烧“三把半香”之说,即头一把香效法羊角哀、左伯桃结成生死之交,名为“仁义香”;二把香效法刘、关、张之桃园三结义,名为“忠义香”;三把香效法梁山聚义,名为“侠义香”;半把香则效法隋唐瓦岗寨起义失败后,单雄信忠于旧主,至死不降唐,被杀后只有秦琼一人前往法场祭行,名为“有仁无义香”。在青帮中,诸如“侠义精神”、“忠义豪侠”、“道义千秋”、“道义正宗”之类的题字常见于其通草之中。每有开堂必要恭拜关帝圣驾,言必称己为关公门人;他们将自己视为“梁山聚义”,所在帮会之殿堂大都名为“忠义堂”云云。

在《英雄本色》小马哥的塑造中,就可见对友以忠,待人以义,处世以仁,作战以勇、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的忠义精神。甚而可以从三国“刘关张”的故事中找到相似脉络——结义、赴难、报仇、分离、蒙冤、相会、复仇、舍身、取义的“忠义模板”。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加之周润发高超的表演技巧,演活了一个“现代关公”般的侠义英雄,并在血腥阳刚的暴力美学中展露无遗。

(小伙伴们点赞)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ping.cn/movie-comments/1050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