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突破100亿也难以改变我国中老年人对动画的歧视?

谁说中老年人歧视动画了?我作为60后不也照样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但是我不看那些内容媚俗无聊且粗制滥造的东西。
心中的成见像座大山。本人70年的,虚岁五十了,算中老年人的行列了吧,从大闹天宫到花仙子再到大圣归来全部看过!哪咤我贡献了一千多元的电影票!本人四刷。第一刷老婆女儿还有女儿朋友,第二刷周六无聊单独去看的,三刷周日有朋友上来,请吃饭看哪咤,四刷周一例会,会议之余,随口问大家对哪咤的评价,结果一部分人说没看过,有好事者嘀咕让我请大家看,结果十九张的票钱?又飞了!
不喜欢的动画片本身受众面就窄!是导演的问题,不是观众的问题,更不是中老年观众的问题!
《哪吒》刚出来的时候,我给父母说一起去看看这部电影,巴拉巴拉给他们讲了一大堆,说这部电影怎么怎么好。结果呢?我爸立马说:“还没一百岁了?还去看动画片,从小看到大你就不嫌烦……” 于是,我只好自己去了。
因为动画片这个问题,反正我是从小被训到大,上小学的时候每天父母种地回家都要摸一摸电视机屁股,一旦感觉电视机屁股比较热,直接开吵,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混合双打。
像我父母这样的,我想在中国应该是普遍现象,大多数都是如此。
◆看动画片就是不学无术
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嘛。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你只能好好学习,千万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看动画片就是不学无术,会耽误学习,这是所有“中国式家长”心中共同的成见!
反正小时候每次我考试考不好,我爸妈就会一边打我一边问:“让你天天看动画片,以后还看不看了?”每次都打到我保证再也不看了,才会放过我,有时候还会让我跪下一个小时。
但是他们忽略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孩子是特别好奇的,你越不让我看,我就越想看,就会想法设法的去看。时间久了,孩子和父母间就会有隔阂,每次出问题,父母就会把责任一股脑的推到动画片身上,觉得看动画影响我孩子学习,把我孩子带坏了。因此,老一辈人很多是不喜欢动画的。
◆动画幼稚
我上了高中以后,电脑就普及了,开始接触到日本动漫,每天都会抽个空看一会。父母看我大了,也不好打骂了,但是还是会唠叨,每次唠叨的关键词一定是“幼稚”!
“你都多大了?还天天看那小孩子看的,幼稚不幼稚!”
在他们的观念中,所有的动画都是给小孩看的,他们也不管你什么动漫不动漫,总之都是动画片。
◆成见如山搬不动,但是可以跨过去
老一辈人,比如我们80后90后的父母,传统观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他们的看法很难去改变,所以无论《哪吒》多么优秀,他们都不会去看,他们看不懂也不想看。
但是社会是在进步的,未来是属于我们的。笔者在去电影院看《哪吒》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年轻的父母带孩子去看的,大部分应该都是80后、90的父母,也有少部分70后吧。
老一辈人对待动画的成见犹如一座大山,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看法,搬不动它我们就跨过去,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带自己的孩子去看哈哈。
看到这个问题,小白忍不住想起哪吒中申公豹说的一句话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动画对于很多中老年人来说,基本上就是幼稚,不成熟的代名词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看某部动漫的时候,假如父母恰好看到,他们一定会说,这么大了怎么还看动画片
在他们看来,动画就是小孩纸看的东西,成年人了看动画并不合适,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你可以去反驳,但是却没办法去纠正甚至是改变他们的思想,这是老一辈人对于动画常年累月的看法
毕竟在他们那个年代,不要说动画,甚至连电视都很难可以看见,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并不理解纸片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也不懂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沉迷于二次元世界无法自拔,这是他们这个时代固有的认知,很难改变
但是要说歧视动画,小白认为这倒有一点太过绝对,很多中老年人或许一时之间不能接受动画,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中老年人都在拒绝甚至其实动画这这一新兴事物(对他们来说)
小白记得当时去电影院的时候,以青年人居多,其次是小孩,而这里面也有一些和家里人一起去观看的叔叔阿姨们,当然他们对于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是如何小白并不清楚,但是至少在小白看来,他们对于动画并不是完全其实,至少他们愿意尝试这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根据统计,目前哪吒的观影人次已经超过1亿,这一亿人里面自然不可能都是青年和小孩,也会有一部分中老年人,由于哪吒影响力逐渐扩大,他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不同阶级,不同层次的人去观影,这里面自然有对于动漫不甚了解的中老年人
所以,小白认为,其实哪吒不用突破100亿,以哪吒现在的影响力其实已经改变了某些人对于动漫的看法,虽然正如申公豹所说的,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但是要知道哪吒故事的最后想表达的却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用实际行动改变了陈塘关百姓对他的看法,和敖丙联手,用血肉之躯对抗天劫,所谓的成见,所谓的桎梏只是对于弱者,小白相信以国漫的发展,终究可以改变大家对于动画的偏见
偏见从来就有,就像《哪吒》中说的,成见从来就是人们心中的一座大山,很难撼动。
为什么人的成见难以撼动?
成见是最高效的一种判断方式。在电影中,虽然没有展示,但是根据之前的描述,在很久很久之前,有一场世纪大战,大战的主角应该是天庭和妖族,人类应该是被牵涉其中。试问一下在如此混乱的大战中,我们如何判断对方是敌是友?
有没有坏心眼的神族,一定有;有没有好心眼的妖族一定有。作为人类如何辨别好坏?
圈禁起来观察?人类没有这个实力。
先付出善意,然后看对方的回馈。如果善心错付,失败的代价太大,可能是亡族灭种的风险,谁都承担不起。
所以,最安全最保守最没有责任的选择,就是成见。看到神族,先投奔,先相信;看到妖族,先报警;
然后这种成见就会不断被固化,人类和神族连接紧密,对于违约者能够及时惩罚,人类和妖族互相隔离,及时真的有善良的妖族,也不会互相相信。
最后,成见由此产生,并且会被不断的固化。
在父母们生活的年代,最好的生活方式,不是追求理想,爱我所爱,而是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找个稳定工作,找个能过日子的人搭伙,大家一起过着简单的生活,在此之外的世界,他们不了解,他们也不想去理解。
樊登做读书会做的很成功,实现了指数级的增长,但是在他父亲眼里,不如回去踏踏实实的当个大学教授。
成见真的不会主动消失,它需要时间、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
我是悠酱动漫
大家都知道前几年中国的动漫呈现低龄化。很多动画作品没有创意,甚至大规模的模仿和抄袭日本动漫但是还死不承认。但是近几年比较好一些优质的动漫还是冒出头来了。那为什么说《哪吒魔童降世》票房就算100亿也改变不了中老年人对动画的歧视呢?申公豹说过一句话,人们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成见一语道破了这个原因!父辈也有他们那个年代的动漫,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九色鹿,天书奇谈等一些经典动画。他们也看过,也喜欢过。但是现在为什么很多家长都反对自己孩子孙子看这些呢?我想有这些原因:
民众长期的观念:他们认为这些就是给小孩子看的,看多了会影响学习。以前我妈妈就是这样,小时候看动漫,都被强行制止。后面因为学了美术,走了动画专业。他们了解了才逐渐放下了那种歧视。现在的大部分中老年家长很多都持反对状态,连电影院都不会让你进,更别说去看什么动漫了,完完全全是不可能的。很多家长认为,看动漫搞艺术就是不学无术,甚至联名举报,导致封杀。这些举措历历在目。就和哪吒魔童降世里面一样,人们心中得成见是一座大山。已经形成,想要跨过这座山,必须经过漫长岁月。
思想解放不彻底:父辈思想,随着社会发展,市民阶级文化的兴起。部分对动漫逐渐放下成见 ,现在电影院也随处可见父母带着孩子来看电影,但是大多数都是年轻父母。老一辈的思想没有完全开放或者说根本没有开放。但是现在时代不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变迁,生活水平经济条件的提高,以后看动漫的人会越来越多。相信总有那么一天他们会放下这种成见,而这一天必定会到来因为这是发展的趋势。至于是什么时候就不明白了。
时代思想的差异:也许是父母思想理解不了我们,他们老了不怎么愿意接受新的文化,新的事物。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也许认为这些是浪费钱,没什么作用。所以导致一直还秉持了这种观念,但是也许他们并不知道看动漫也能学习知识。可能以后我们90后00后老了也不会接受自己孩子那个年代的东西,这就是时代差异性。可能当90后00后为人父母时,这个时候国漫也许是发展的顶峰了。一个时代最喜欢看动漫的人都为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也许都不会持有意见。这时候可能才是对动漫彻底放下歧视的。
《哪吒魔童降世》是一部优秀的电影,里面有许多教育意义是非常适合家长看的。但是想让父辈走进电影院是需要漫长时间去磨合,去改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票房截止到十二号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已经突破了36亿的大关,完全有希望继续向上冲击,压倒复仇者联盟四在国内的电影票房。可以说,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经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动漫电影了。可是,因为中国的动漫一直没有发展的很好,所以有人说即便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超过100亿,也难以改变我国中老年人对动画的歧视。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看来确实如此。
首先,中国动漫的发展缓慢,这是不争的事实。在2016年的时候,日本动漫占国际动漫市场60%左右,可以说是完全垄断了国际的动漫市场,除此之外就是美漫。而中国动漫在国内发展都没有什么起色,这也是给中老年人造成国漫发展不行感觉的原因之一。
虽然最近几年大力的发展国漫,每出一部动漫电影或者是动漫,大家就会喊国漫巅峰。但是事实上是再往后看的时候,总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国漫巅峰也逐渐没落。可以说,还没有到达顶峰的时候就已经走下坡路了。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出现又让很多人燃起了对国漫的希望。在我看来,这个希望不仅仅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带来的票房,更重要的是国漫的发展模式。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首先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然后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改编。最后再融入一些作者对电影的理解。这种模式在我看来是最适合国漫发展的模式。
中国从来都不缺好故事,缺的是坚持将好故事写下去的态度。当日本和美国的动漫都风靡全球的时候,我们还在坚持着对低幼动画的创作,这才是造成包含中老年人在内的国人对国漫失去信心的重要原因。
即便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得了如此好的票房,甚至说它能够获得100亿的票房,也只能说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部电影抓对了国漫发展的道路,但是剩下的国漫呢?
我们不能仅从一部电影的成功就说国漫巅峰,如果大部分的国漫都能够跟哪吒一样成功的时候,那才叫国漫崛起,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打破中老年人对动画的歧视。换句话说,当国漫占国际动漫市场份额的60%的时候,我相信中老年人肯定不会对中国动漫有歧视的。
所以说,即便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过一百亿,目前也不能够打破中老年人对动画的歧视。
支持国产动画,。个人觉得国产动画已经在努力了,大家还需要持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就像华为一样,总有一天会迎来辉煌的。看电影不光看制作,要看内在的。电影本身折射出来的东西,和反映的一些东西。用心去体会必有收获。就像以前在网吧,看坐在隔壁的小妹妹,吃着东西,看着偶像剧,白痴一样的笑,跟一个神经病一样的。。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我今年五十有一,从小就爱看动画片,从没有歧视过动漫片啊!
你这个问题提的完全是在搬弄是非。动画片的好不好跟中老年人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这是观念的不同,跟歧视不歧视没有任何的关系。这就跟年轻人有几个喜欢广场舞这是一个性质的。
人到了什么岁数该干什么事,到了什么年龄该喜欢什么东西这是一回事,你让一个老年人去看动画片,你觉得合适吗?同样,你让年轻人去看京剧,而是一样,哪来的歧视?只是不喜欢而已。
动画片也好,还是动漫也好,这些作品本来面向的人群就是孩子和年轻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有他们专属的作品,因为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相差很大,所以包括他们的喜好,言行举止都是不一样的。并且他们身上承担的压力责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直接导致了中老年人和年轻人会有很大的代沟的。
动画也好,动漫也罢一般内容演的都是一些比较搞笑的或者带有一些教育意义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多是画出来的人物,并不是真实的人物,所以这些人物都是虚假的存在,再深一点说,动画是不需要太多的智商就能看懂的。
而且题主明显分不清什么是动画片,什么是动漫作品,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他们的存在意义是教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最基础的学习教育,以此来锻炼孩子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而动漫是给青少年看的,几乎每一部动漫的主要意义都是存在满满的正能量,用动漫来传播一些积极向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奋斗主义精神,动漫和动画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但是不管是动漫也好,还是动画也好,哪一个类型都不是面向于老年人的。
因为人生在世八十年,50岁就能知天命了,什么叫知天命,简单来说就是知道人生就这样了,对于很多的事情都看开了,并且深深的知道了很多道理,因为吃的亏多了,经验已经十足了。知了天命,回过头再看看年轻人,真的感觉他们很幼稚,因为本来就已经还没开始就知道结局的事,这帮孩子们还在闷头得把苦干,这在有经验的人严重,就是在闹着玩呢。所以有些年轻人做事情可能需要三天,但是放到中年人的手中只需要一天就完事了。所以说,在老年人的世界里,不需要那么多的心灵鸡汤,需要更多得是实实在在的实惠。所以老年人看动画片是看不下去的,因为刚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局了,这还有啥意思。
所以说这只是观念的不同,并不是中老年人歧视动画片,而是需求不同,大家的想法也不一样,没必要非要拿动画片或者动漫来给中老年人对标。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ping.cn/movie-comments/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