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的主要人物都卷进了矛盾旋涡。你认为结局会怎样?
陈建斌、董永、郝平等主演的《三叉戟》高开低走,已迎来收官。相较于崔铁军、徐国柱和潘江海三个办案能手在开篇给人带来的中年人的尴尬逆袭惊喜,仓促的大结局显然平淡无味。

《三叉戟》这部电视剧的主线很明确,就是以曾经在平安市叱咤风云的办案能手崔铁军、徐国柱及潘江海三个人重返一线办案现场的经历为主线,穿插接连破获的几起经侦大案,最后将黄有发及其背后保护伞钱副省长及其儿子一举擒获的故事。

开篇最大的亮点在于,《三叉戟》摒弃了严肃讲警察故事的套路,以大背头、大喷子和大棍子三个功绩卓著的老警察重返办案一线的窘迫为重点,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和共鸣。中年人在职场上的最大悲剧在哪?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年人在职场上最大的通病在哪?枕在过去的功绩薄上不肯下来但又不愿踏实从头再来。这些问题在“三叉戟“身上同时并存,既有对过去战绩的沾沾自喜也有”廉颇老矣“的自怜,在没有老夏遇害事件之前,这三个人就是一盘散沙,活儿没干多少,谱儿却不小。

好在他们和老夏的情分足够深,在为老夏报仇这个强大的动力下,三个人很快扭成一股绳,求同存异,一起克服了自身的问题。如果顺着这条线将所涉及的案件以及三个人之间的矛盾纠葛和兄弟情谊说透,《三叉戟》不失为一部有水准的好剧。但问题在于,导演和编剧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三个主要人物的情感、家庭和自我实现矛盾都没解决,就着急给配角们搭感情线,结果导致多个人物前期铺垫很足,后期被浪费。

剧中最明显的人物是夏静怡。作为老夏的遗孤,学成归国的夏静怡是三个叔叔的宝贝,因而对她的就业和情感问题格外上心。但夏静怡的感情线很早就铺垫到位了,那就是和大背头的儿子崔斌牵手,但在事业线的铺陈上却有点四不像。
在幕后大boss黄有发的棋局里,夏静怡是他很重要的“保命符”。因此在电视上看见夏静怡的表现后,他果断重金聘请并豪华配置地支持她走马上任d融宝的CEO并高调出任形象代言人和发言人。可就是这么重要的一步棋,到最后竟然根本没发挥作用,前脚夏静怡在网上求助“长老”,后脚海外猎狐行动组就火速将其解救,快得让人不可思议又不真实。

关于夏静怡这个人设本身也有待商榷,明明是海归金融高材生,而且也有想法要做融资创业平台,但就是这么个有想法有干劲又有头脑的事业女性到了黄有发旗下的公司秒变“傻白甜”,公司大小事务一概不管,除了发言和代言几乎毫无作用,就算对方给她空白合同心里存疑,也乖乖照签。在男朋友拿到了实锤证据后,依然无脑的现场质问而毫不作为,如果不是被控制住了,夏静怡的种种做法实在让人想不通。

其次,崔斌的戏份也多的让人费解。很显然在这部剧中,崔斌的作用体现在两处:一是作为主角大背头的儿子丰富其家庭线,中年顽固老爸遇上叛逆儿子的戏剧冲突没问题;另外一点是,作为夏静怡的男友以及d融宝的投资对象,为犯罪分子的反扑提供机会。但从剧情的发展来看,他和夏静怡的感情线几乎没起什么作用,把两个人的关系换成朋友或发小对剧情本身没什么影响,而作为d融宝的投资对象他的作用更微乎其微,除了站了一次台,后期他并没有为对方所用牵制父亲,反而害的编剧因此还特意加了被绑架的戏份。如此看来,即使删掉崔斌的这条事业线似乎差别也不大,那么为什么要再塑造一个充满正义感的退赃家属呢?

董虎的亲闺女小雪虽然主要意义在于“坑爹”,但她和男友常彪的戏份也是前松后紧,没起到预期的效果。小雪的叛逆和出走是直接导致董虎被小青设计的原因,但常彪到了小青队伍后,既没坚持对老丈人的保护,也没体现出太多“反面”作用,换成其他身手利索的马仔其实也可以达到同款效果。

后期小雪身上最大的冲突点“裸贷”没了下文,董虎谨慎半辈子最后想救闺女却被莫名打死实在让人觉得有点浪费了渲染了这么久父子情以及分寸感的这个人物。

吐槽完了配角再反过来看三个主角的破案经历,你就会发现漏洞也无处不在。
大喷子潘江海审讯嫌疑人在业界很牛,但细看其实也就“两板斧”,要么靠威慑乘胜追击,要么打感情牌让嫌疑人受不了招认。和亲师弟认识了这么久,结果最后的策反居然用录音威胁这种常规手段,实在有点低估了郑律师的造诣。
而作为常年游走于警察和公司之间的“老油条”,师哥稍微几句软话就让他透了底,这怎么看也不像当初替黄有发去公安局要人的那个强势又三缄其口的名律作风。

黄有发的战斗力也是这部剧的一个硬伤,作为在幕后策划了这么久,关系都疏通到了省长级别的“狡猾狐狸”,黄有发在明知手底下的人陆续被盯上而不外逃,还只把赌注都押在不安分的小青身上,实在不算是个高明的人。

《三叉戟》中特意突出了崔斌退还了融资带来的1000万,但却对一向有正义感且恩怨分明的花姐餐馆收到的100万不闻不问不解释,这说得通么?当然这部剧中最惨的还当属钱家父子,明明他们才是黄有发最重要的保护伞,但是这两个人从头到尾都没露过面,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人,这样的反派有点太可怜了吧,难道是剧组缺经费,舍不得多请两个群演?“三叉戟”最后报仇心切险些走漏风声,让大鱼逃脱,但这些失误在最后因靠着孤勇取胜后而被一笔勾销,显然也不符合现实。

加上给大喷子女儿捐款和大棍子从昏迷中醒来的设置太俗套,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这部剧的档次,给人一种什么都想表达但其实什么都没说透的贪心之感。《三叉戟》当真是猜透了开篇,却没想到烂尾结局的代表作了。
作者:九元
编辑:浮休、王册

廉颇老矣,也要开心又认真的老去
这部剧主要讲述了在警界叱诧风云,被荣称为“三叉戟”的三位老警察,在退居二线之际,遇到了一桩洗钱大案。面对新型犯罪和20多年前的老对手,“三叉戟”重整旗鼓、齐心协力,一举将犯罪集团歼灭,续写了“三叉戟”的辉煌。
剧中的老三位和现实生活里的中老年大叔一样,都曾风华正茂,拥有自己的青春岁月,也都壮士暮年,将随着夕阳一起老去。强烈的代入感戳中了太多人的痛点。在多数人选择安逸地“混”完整个职业生涯,之后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时,老夏以生命为代价站好最后一班岗、三叉戟20年后摒弃前嫌再聚首,他们都决定让自己“老树发新芽,枯树再开花”。

但“三叉戟”集合初期的表现,与网友心中英雄归来的场景似乎不太一样,“大背头”崔铁军出师未捷身先“湿”,在一次侦查期间不慎被小毛贼偷走了手机,联系不上同事又找不到厕所,结果被自己的生理需求弄湿了一身……
办案几经波折,三人之间也是小矛盾不断,还像老小孩一样纷纷在老夏坟前抱怨。“大棍子”徐国柱甚至放话说:“你那儿有没有棘手的案子要破?要不你把他俩都带走吧!”搞怪又好笑。



不过天大地大案子最大,三人联起手来,也确实不负“三叉戟”威名。在诱捕嫌疑人贾国勇时,崔铁军刚拉断电闸,三人就一人一句“怎么又停电了呢”,“不知道呀,是不是线路烧了?谁看一下嘛”,“跳闸了吧,把闸合上就行了”,不同方位,不同口音穿插而行,不需要排练,一个默契的眼神足以。
担心夏静怡被骗时,大喷子:“我有个想法”,大棍子:“嗯,我觉着行”,大背头:“这样好吗?”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兄弟间默契自如。
除了主线剧情,《三叉戟》每集开头都安排了一段“四大神捕”(三叉戟+老夏)年轻时的回忆片段。这个片段不但将三人的年轻岁月拼接在一起,让观众对老三位的深厚情谊有所感触,还使得“三个人加起来有150多岁”的今天,在与曾经意气风发的鲜明对比之下,染上哀戚之色。

20年之后,原本身手矫健的他们成了翻个墙都要粗喘、随时随地带着保温杯、甚至“一看就身子虚”的老头。不过好在热血长存,他们不仅峥嵘岁月时期不惧风流,廉颇老矣,也要认真的老去。
除了剧中中年男人这一特征容易让观众共情之外,整部电视剧中人物的其他形象也不扁平,甚至可以说每个角色都别具匠心。
立体警察形象下的深度和温度
《三叉戟》在人物设计方面,并没有盲目增加职业属性的“英雄”光环,反而不吝啬于对人物短板的介绍,这种设定无疑让老三位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有温度。而且剧中的配角人物也不能单纯地用好人和坏人来区分,警察人物形象的落地让整体画面切实立体又有深度。
“大背头”崔铁军善于隐匿在人群中侦察、推理,不管是土气大叔,还是有钱的嫖客和大老板赌徒,都是信手拈来不在话下。但急于破案的他有时却会为了办案不择手段,先是威胁二冬子混进毒枭窝点、后又利用花儿与董虎的亲戚关系查出犯人信息。“大棍子”徐国柱善于抓捕、追逃,他手中的特情(俗称“点子”)遍布平安市,但做事冲动,脾气上来不管是谁抬脚就踹。“大喷子”潘江海善于审讯、追踪信息,但为人圆滑世故,不仅怕因政绩比上司更优,而努力收敛锋芒,还常在工作时间去赚外快。

三位主演都不是智勇双全的完人,他们在性格方面各有弱点和缺陷。配角政委楚冬阳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只会给主角拖后腿的小人。
楚政委因为对领导谄媚,对同事不苟言笑的做事风格,得了个“呱嗒“的外号。他做事谨慎,喜欢小题大做,新上任就制定了一条条规矩却不实用的纪律,给奉行实用主义、常常不按规矩办事的三叉戟制造了不少麻烦,是个常被网友嫌弃的坏人。

但在三叉戟经费申请困难、遭遇办案瓶颈时,楚冬阳却主动将自己所有积蓄交付给三人做经费,对同伴的信任与对正义的维护不言而喻。除此以外,他装修新家时,为了将腐败扼杀在摇篮之中,宁可被人骗也不肯动用警局关系,真可谓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如此一看,他又是一个难得的好警察。
好感不过三秒,就在老三位破案后的庆功宴上,楚政委又恢复往常模样。自己拒绝喝酒不说,还让服务员把大家伙的酒都撤掉,委实是破坏气氛的一把好手。网友不禁感叹“还是那个让众人又爱又厌的“楚呱嗒”。

立体化的人物形象拉进了影视剧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有温度的角色让网友更有代入感、更能体会老三位的热血依旧,以及其他人物的酸甜苦辣。
结语
目前《三叉戟》的豆瓣评分高达8.3,网友对该剧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但对于剧中细节部分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比如从美国回来的夏静怡,坦然接受了老板给她这位初来乍到的小菜鸟配置的车和洋房。幕后大boss试图利用夏静怡做傀儡来制衡老三位、让老三位在情与法之间艰苦抉择的局,却没有被留学高材生意识到,剧中高材生低智商的设定居然如此引发了部分网友的口诛笔伐。
这种强行为角色设置障碍,致使人物与幕后大boss有对手戏的安排,颇有些敷衍意味。不过目前为止,在该剧爽点依旧密集的背景下,这些瑕疵尚且没有影响到网友的观看欲。至于今后是否会被这些缺陷拽落神坛,会要看《三叉戟》后续的剧情发展。
当前的刑侦剧经侦剧,大多数走的是一丝不苟专注破案的风格,这种设定在剧集市场中有着太多的范例和模板,倘若不能玩出新意,很容易让观众没有新鲜感。而像《三叉戟》这种讲述中年男人逆袭史的公安“爽剧”,不仅幽默与严肃并存,还轻易在嬉笑怒骂间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中年热血之情,让观众和市场看到了中年题材的多样表现形式。
结局需要从两方面来考量。
第一、观众的接受程度。
电视剧作为传播广泛的媒体,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它的导向作用是决不能忽视的。比如小说里面的郭局,最后黑化了,这个我认为在电视剧里面不会出现。因为这么黑的事情,是会让人无限联想的,所以观众的接受程度需要考量。
第二、会有人牺牲里完成英雄的救赎
三叉戟是有血有肉的英雄,性格各异,无比热爱事业。作为最后震撼人心的一刻,我认为其中会有角色牺牲,比如大棍子。
自古英雄如美女,不许人间见白头。
人太正了,就会经历无数的考验,一百次的胜利,只要还在风雨中,也终将迎来一次失败,这就是英雄的宿命。

第三、大喷子很可能黑化
女儿的病情让人揪心,这是每一位做父亲的都能感受到的。在现实和理想中间,这份煎熬,是极其痛苦的。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祝英雄一生平安!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ping.cn/movie-comments/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