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陈情令》中有哪些败笔?
在19年夏天,一部《陈情令》让王一博和肖战成为19年的顶级流量,剧组极力争取最大可能还原原著内容。因为这部剧原著原本就十分吸引人的悬疑成分更是吸引了不少男粉。
而作为《魔道祖师》的改编剧,《陈情令》一出观看者们中也是有不少原著粉,看过原著的观众也是对这部剧褒贬不一,再好看的剧,也是会有一些剧情上的瑕疵。

首先就是不少人在意的魏无羡献舍重生后,容貌不变。在原著中,魏无羡夺舍重生后,模样是莫玄羽的样子,而在剧中莫玄羽和魏无羡长得一样,莫家的家丁在莫玄羽不戴面具的情况下,可以认出莫玄羽的。

而且在莫玄羽13岁的时候还去过金陵台,四大家为了防止魏无羡夺舍重生做了那么多努力,怎么可能发现不了这个莫玄羽和魏无羡长得一模一样而不怀疑。

虽然为了魏无羡这个角色可以保证一直由一个人出演,不得不让莫玄羽戴面具,但是在第一集里,莫家大公子用酒瓶要砸莫玄羽的时候,莫玄羽用武功围着莫家大公子转了一圈让他砸偏了。
大家都知道莫玄羽的身体是远不及魏无羡的,这一手段在场的姑苏蓝氏弟子看不出来实在说不过去。
另一个情节就是魏无羡之死,在原著中《魔道祖师》中说的是魏无羡失控反噬死的,而在《陈情令》中是魏无羡自己跳下悬崖,蓝忘机拉住了他,江澄刺空一剑,魏无羡挣脱蓝忘机掉下悬崖。

在看的时候真的想不明白,江澄这么做对江澄这个人设塑造有什么帮助。在师姐死后,江澄的眼里就容不下魏无羡,魏无羡被认出后,江澄不是冷嘲热讽就是夺命鞭抽,一鞭子可以打出灵魂的那种。

而这刺空的一剑是什么,是防止蓝忘机救魏无羡被围攻,逼魏无羡自己松手,还是江澄人设前后确实是矛盾的,不管怎么样,江澄这一剑是真的让人很迷惑。

在很多人眼里,魏无羡在还是夷陵老祖的时候,抬手就能大杀四方,不然自己也无法同时对抗四大家的围剿。
但是在《陈情令》中魏无羡找温晁报仇的时候,面对温逐流,温逐流非要等着魏无羡吹笛子将女鬼召唤出来才动手。

都说反派死于话多,温逐流这一举动算是反派死于迟钝吗?当时温晁和他的情况都是十分危急的,温晁已经是被折磨得不像人了,温逐流居然还能听魏无羡面对面吹笛子。

还有一个剧情就是鬼将军的诞生,在原著里,温宁是死后被魏无羡变成凶尸的,但是在《陈情令》中温宁并没有死,温情说温宁只是失去了灵识,魏无羡带回了温宁给他恢复灵识,温宁成为了鬼将军。

但是薛洋制作凶尸却是将宋岚杀了,再制作凶尸。那底是人死后可以做凶尸,还是不死也可以。
薛洋一直想做鬼将军一样强的凶尸,他连鬼将军都操控过,竟然没想到过不死的人但是失去灵识的人做成的凶尸,也许就可以得到第二个“鬼将军”。

一部剧难免会出现一些剧情并不让人满意的地方,但是《陈情令》能做到如此成功,在选角、服化道、演员演技上都是做的很不错的,而且还让王一博和肖战这样努力又有实力的艺人可以有更高的知名度,在不少方面它都是一部佳作。
我没看过《魔道祖师》,不好给意见。
谢谢邀请,到我没看过这部电视剧哦,所以回答不了咯→_→
我是恰好翻到这个问题的上一个回答,所以进来的。
我想说一下,追现在有不足,但还原度还是很高的,魏无羡坠崖时,蓝湛飞扑过去用受伤的手拉住了他,就是鲜血淋漓也没有放手,江澄要刺魏无羡的时候,蓝湛也痛苦的对他喊道,“江晚吟,住手”,当然江澄也没有真刺,我觉得这段演的挺好,有戳到我泪点吧。
至于演员形象符不符合原著,或读者观众原来的心理设定,这个见仁见智不好强求。
还有女演员戏份增加,多了一点江澄的感情线,这里我个人还是可以接受的,因为点到即止了,没有喧宾夺主,最后该怎样还是怎样了。
言归正传,题目问的是败笔,败笔还谈不上,但个人观后觉得不足还是有的。
十六年前很详细,十六年后偏仓促,可能因为十六年后不能过审的场面较多吧。
目前我主要觉得有欠缺的是义城篇部分,在书里这可是绝对哭死人的一段,剧里节奏太快了,“点睛招将术”成了瞬移,阿箐告诉晓星尘真相,还有她趴在屋檐上目睹晓星尘惨死的一幕都没有了,一切都到了薛洋的回忆里,有些唐突如果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就会有疑问,确实我也在弹幕里看到有提问了。
还有知道晓星尘再也活不过来的时候,我觉得薛洋的明明悲伤又不肯承认的那种情绪不太走心。
后来鬼面人没有带走薛洋,以及没有断臂的那个手心里没有发黑的糖。
还有最后宋岚只带走了晓星尘的残识,没有带走阿箐的,总让我觉得和书里比起来感情没有走到位。
以上仅个人浅见。
本问题和回答均来自本站网友,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eping.cn/movie-comments/2881